古建廊桥平台简介

浙江省和福建省交界一带木拱廊桥有近300座,占世界遗存的60%。2009年10月,“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跨入“世界级文化遗产”的行列。廊桥易受洪涝、雨水侵蚀,2016年9月,泰顺县的薛宅桥、文兴桥和文重桥3座国宝级廊桥被突发洪水冲毁。另廊桥传承人严重匮乏,现存传承人泰顺董直机老人已经95岁,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只有20人左右,随着传承人年纪增长,中青年力量的断层,濒临核心技艺失传的困境,急需解决廊桥手工营造技艺传承的问题。

古建廊桥平台拥有省内多名廊桥研究、保护的专家学者,较早的开展了廊桥研究保护工作。为更好的传承古建技艺,中心利用平台和自身艺术设计人才、外聘木石雕刻大师等资源优势,以廊桥匠作技艺为基础,在古建筑木雕、石雕、木作、石作等方面扩展,将古建筑保护从重要节点、具体工艺到整体保护、更新形成体系,发掘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建筑文脉,同时为现代建筑传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提供智力支持。近年,主要参与项目11项,廊桥平台协同丽水非遗中心、吴复勇大师等完成了多座廊桥的重建修缮工作,完成了服务地方的廊桥保护和其他地方古建保护项目100余项。

古建廊桥平台目前主要围绕浙南古廊桥技艺传承、应用开展研究,与2名浙江廊桥技艺传承人合作成立廊桥研究工作小组,在梳理浙南廊桥传承体系和脉络,研究廊桥营造、保护、修复技艺的传承手段及方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共承担省级科研项目6项、厅级9项,出版专著2本,获得6项省级优秀成果奖、发表11篇论文、1份详细测绘报告,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远期将进一步拓展对其他手工技艺的应用创新研究,促进传统手工技艺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走访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

对6名浙西南地区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进行访谈,通过对传承人参与的廊桥的制造过程、典故与传说、风水与祭祀、楹联匾额等的收集研究,挖掘廊桥传承人所折射的乡土文化内涵,以及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价值所在。从“廊桥传承人”的角度透视浙江工匠精神和廊桥建造技艺的传承,其目的在于将进一步研究挖掘浙西南廊桥文化的内涵,通过廊桥这一具有地域乡村特色的建筑,深化对浙南山区地域文化的研究。

采访郑昌贵和赖永斌大师

赖永斌大师示范木工工具用法

采访胡淼大师

胡淼大师展示证书及廊桥资料

采访吴复勇大师

吴复勇大师展示廊桥模型

组织廊桥技艺研究,为省内古廊桥营提供技术保障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心开展廊桥存续机制、历史变迁保护研究,完成省部级项目6项,厅级6项,专著4本, 获浙江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6年9月,泰顺3座国宝级廊桥—文兴桥和文重桥在莫兰蒂台风中被冲毁,在季海波协同带领下,采用三维扫描等新技术保存的电子档案,灾后经365天,三座廊桥得以重建。省委书记车俊批示“廊桥修复工作做得很好。应继续重视保护。

联合多位浙南廊桥手工技艺传承人长期致力于浙南廊桥保存和修复的应用技术研究,发布了《浙江庆元咏归桥、步蟾桥、白云桥测绘报告》,出版了《廊桥 申遗 缘起——浙南廊桥的现状及保护应用研究》、《浙南廊桥装饰细部研究》、《廊桥营造》等多本专著,梳理组成木拱廊桥的三节苗、五节苗、桥板苗等三套结构系统的特征,构建浙江廊桥保护标准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木拱廊桥保护策略和申遗思路。

木拱廊桥构成模型分解图

木拱廊桥基本结构图

董直机制作木拱桥构件

吴复勇在濛洲桥工地

中心承建的孔夫子桥

与合作单位安地建筑,完成海宁金庸书院修复与建设工程

协同单位承担了金庸书院古建筑修复及施工项目,金庸书院位于浙江海宁盐官古镇,总投资约1220万元,于2008年初筹建,2010年9月对外开放,具备讲学、展示和藏书等功能,成为古城文化修学之地、旅游文化传承之地、金庸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之地的一处重要场所,是海宁盐官古城近几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建筑作品,成为当地市民引以为傲的城市标杆作品。

奠基仪式

木雕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