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复勇

知名廊桥传承人

民间艺人

吴复勇,男,1955年8月出生,初中学历,古建筑(廊桥)助理工程师,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人,是我县目前具备建造大跨度木拱廊桥传统技艺技术和实际经验的民间艺人。

他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与实践。他参与设计、修缮及建造的廊桥古建有:松源镇咏归桥、濛洲桥、和山慈照廊桥、大济村百子庵、百丈观音堂、大济四门天王、大济路沿木拱廊桥、举水乡如龙桥、如凤桥、丽水莲都区洪芋村木牌坊等。历年来他获奖无数:2005年制作的木拱廊桥等四座模型被县博物馆收藏;2007年制作的微型廊桥模型参加了上海市农业博览会展示;2008年被庆元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艺人;2010年参加四川省青川县援建项目,新建的丽石廊桥、廊亭得到了四川省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同时,吴复勇的精湛技艺和先进事迹还先后在中央及各省市电视台中报道播出

吴复勇是庆元县目前具备建造大跨度木拱廊桥传统技艺技术和实际经验的民间艺人之一。他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与实践。他参与设计、修缮及建造的廊桥古建有举水乡如龙桥、如凤桥、丽水莲都区洪芋村木牌坊等。2009年12月,他应丽水市援建四川灾区指挥部的邀请,前往广元市对口援建的青川县石坝乡建造廊桥。

吴复勇大师传

出生于浙江省庆元县大济村的吴复勇,则就是一位廊桥传承人,1955年生人,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如何成为一个全县全市乃至全国都知名享誉的民间工匠艺人呢?

历年来他获奖无数:2005年制作的木拱廊桥等四座模型被县博物馆收藏;2007年制作的微型廊桥模型参加了上海市农业博览会展示;2008年被庆元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民间艺人;2010年参加四川省青川县援建项目,新建的丽石廊桥、廊亭得到了四川省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同时,吴复勇的精湛技艺和先进事迹还先后在中央及各省市电视台中报道播出。荣获2010年度全市先进单位及个人受到表彰。庆元县廊桥高级工程师吴复勇荣获丽水市农村实用人才十大杰出人物殊荣。

吴复勇用他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与实践向我们诠释着中国工匠精神。

十六岁,结缘廊桥

 

双门桥

“一村廿六进士,大济举世无双。舅甥同登,兄弟同榜;四子同科,双桂联坊。李刚宋瑞之德馨,贤母尚教;临清莆田之桥立,水口呈祥。勤学尚贤,终能功成名就;出将入相,然后匡世安邦。非惟风水之力,更耀善育之光也。”这是著名辞赋家、散文家苏绍康先生为庆元大济村村的双门桥做的桥赋,传说大济村人才济济、人杰地灵,正是为了纪念这样的宝地,当时的乡亲们才修建了这座中国现存史料记载时间最早的木拱廊桥。

 

双门桥

双门桥原名临清桥,东西走向,全长11.15米,净跨10.20米,拱高5.20米,面阔4.35米,有廊屋5间。而正是这座离吴复勇家300米左右的廊桥,给当时年幼的吴复勇的心里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震撼与憧憬,也促使着吴复勇走上了营造和修复廊桥的这条路。

吴复勇从事传统木拱廊桥行业可以说是受家族影响,祖上四代都曾经从事廊桥营造和修复,他的父亲吴太荣,是浙南闽北一带有名的木匠师傅,带过11个徒弟,有一手造廊桥的好本事,曾经主持、参与庆元县多座廊桥的修复工程,他建造的廊桥远至福建建阳。

16岁那年,吴复勇因兴趣使然还有养家糊口学手艺的原因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造桥技术。“那时,村里的双门桥出现残破情况需要修补,父亲是修桥中的一员,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如何修补廊桥。”吴复勇说,木拱廊桥的构造采用斜撑式构架,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全用榫头连接,修补也要特别注意方法,不然会影响桥身的稳固。

这一修,就用了近一个月。在这期间,吴复勇认识修桥的工具,也领略到了古人精湛的造桥技术和聪明才智,平日里开始有意识地研究和观察尚存木拱廊桥的构造。 “我对双门桥有特殊的感情,是它带我走入廊桥的世界。可以说关于对廊桥的启蒙就是双门桥给他的,因为双门桥离家最近,吴复勇对双门桥结束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学习的时间也是最多,双门桥里的一梁一木,他都了如指掌。

十九岁,独当一面

十九岁,可以说是吴复勇事业的一个起步,也是他这一生将和廊桥发生一系列故事的开篇序幕。凭借着对廊桥的热情和兴趣使然,吴复勇用三年便在父亲那完成了廊桥的基础“学业”,当时年仅19岁的吴复勇出师之后便带着三个徒弟到福建省开始从事廊桥建造维修工作。

“廊桥真的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越接触廊桥,这样的体会就越深刻,特别是看着廊桥在自己的手上完成,那种自豪感,与日俱增。”吴复勇说。

在福建工作的那两年造桥过程中,吴复勇和三个徒弟边看边学,累积了不少实践经验,对于造桥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自己的一些心得。

1983年,由于风吹日晒以及人为保养不善,咏归桥岌岌可危,桥柱出现了裂痕,甚至廊屋的屋面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风雨板出现了风化,维护如果不及时有效,十分可能出现廊桥毁坏、倒塌的危险。

这时,吴太荣和吴复勇两人接下了咏归桥的维护工程。在经过实地查看后,他们带了4个徒弟,开始修复咏归桥。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仅屋面和风雨板需要全部更换,连桥内的柱子也有好几根需要更换,更别提那些需要修复的小地方了。”吴复勇说,咏归桥是他和父亲修复的第二座廊桥,看着父亲细心地修复着桥体,他下定决心要将廊桥的工作进行到底。

 屋面翻新、风雨桥新装、桥柱更换……经过6个月的修复,咏归桥焕然一新。也正是这次修复,让吴复勇产生了保护县内廊桥的想法,在这之后,他先后参与了如龙桥、来凤桥等廊桥的修复工作,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廊桥保护中……

五十二岁,重建濛洲桥

     庆元县境内曾经有一座濛洲桥,在元代(1264年)建成后,曾几度被毁。2005年,庆元县后坑桥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卓越保护奖,颁奖典礼定于2007年举行,消息一传出,在庆元掀起了一股廊桥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众要求重建濛洲桥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最终决定在县城边的松源溪上重造濛洲桥。

 

“那会,知道要重建濛洲桥,我就开始准备了,希望能够参与进来。所幸,最后机会没有流失。”对于要重建濛洲桥的消息,吴复勇很重视,早早地就开始着手准备相关资料,查阅古籍和相关书刊,参考其他廊桥修建,用时四个月做成了濛洲桥的模型。

 “但庆元都有几十年没有建过廊桥了,工艺基本都失传了……”吴复勇说,有两个难题就令他费了好大的脑筋: 第一,濛洲桥有三个拱相比于一般只有一个拱的廊桥,濛洲桥的跨度非常之大,所以“零误差”是对这座桥修建之时最基本的要求,每根材料的尺寸、大小都必须十分精确。第二,濛洲桥年代久远,既然是恢复那就必须采用传统工艺,整座桥一根铆钉都不会出现,技术难度直线提升。如此庞大的工程,如何顺利实施?吴复勇又开始下功夫做起了功课,不停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在修建过程中也是和工人们一根材料一根材料的计算,然后进行搭配构架,为了做到了木头和木头之间几乎看不出缝隙的程度,有时装一根木头,就要花上几天时间。 历时660多天,耗资953万元,全长114.37米,桥面宽5.4米,有39间廊屋的濛洲桥顺利落成,成为我国现有最长、跨度最大的仿古木拱廊桥。也正是这次实践,让吴复勇名声大振,成为名副其实的廊桥师傅。

五十四岁,灾区建桥

“能往四川灾区援建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廊桥,这将是我一生最大的骄傲和光荣。”去年1214日,吴复勇应丽水市援建四川灾区指挥部的邀请,前往我市对口援建的青川县石坝乡造廊桥。在受命以后,他还邀请当地的三位木匠一同前往青川,去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吴复勇随着丽水援建队到了四川省青川县石坝乡,除了完成对当地的古桥、古建筑保护修复外,还用了6个月时间,在当地修了一座红石廊桥。这座桥全长29.08米。考虑到木质桥梁结构不适应当地的潮湿气候,桥拱采用钢筋水泥结构,而飞檐斗拱的廊屋则完全按照古法设计。20105月底,红石廊桥落成,它将亭、廊、桥连成一体,从而形成一条廊桥景观带,这也成为丽水援建的一个标志。

 仅仅靠四个人,就能造桥建亭,当地老百姓曾一度表示怀疑。然而,今年春节前,当一座有6.5米高,全部由木头搭建而成的六角亭雏形,矗立在石坝乡入口处的山顶上时,灾区的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浙江丽水的廊桥师傅有能耐。

六十岁,造桥模继传承

吴复勇的家就像一个迷你的廊桥博物馆,院落中各种按比例缩小的廊桥模型四处摆放,就连房间里也摆满了许多。见惯了许多座真实的廊桥,猛然在美丽山水中让都市人惊艳的微型廊桥,就连模型上最简单的刻花横梁都在震撼着人们的心房。

 

 

     吴复勇廊桥模型工作室

吴复勇是庆元县很出名的木拱廊桥修复专家,在几十年和木拱廊桥打交道的过程中,对木拱廊桥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而他制作廊桥模型的精致程度让记者惊讶。

 

     吴复勇廊桥模型

采访中,吴复勇让记者对古代的木拱廊桥的知识有了更深认识,古代的木拱廊桥完全是靠木头之间的咬合和搭契堆建起来的,而且没有一根钉子,所以,吴复勇所做的这些木拱廊桥的模型,也是不采用一根钉子,但是他这些模型做出来却非常地精细。在这些廊桥模型中,最细的材料几乎和火柴棒相当。

在院子里,一座有着密密麻麻拱斗的廊桥模型,这座廊桥光中间这个拱斗就2600多个,为了真实再现古代工匠造桥工艺,吴复勇说这座廊桥模型他做了整整一年。

吴复勇用一把筷子搭起了一座“廊桥”,让在场的人们惊讶不已。

 

     廊桥结构模型

这么多年对家乡廊桥的研究,让吴复勇成为了一个“高人”,他没有深奥的关于廊桥的学术理论,可是,却对制造廊桥的每个细节都有“实践考证”。

当今,人们如果想要复制一份文件,可以借助复印机。但如果要你按一定的比例将水面上的廊桥进行复制,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在一般人的眼里,这是一件没有人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吴复勇像一个“人形3D打印机”一样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精美。

吴复勇在重现濛洲桥以后,还实地勘察了庆元县境内保存较为完好几处廊桥, 30多个各式各样的廊桥模型已从吴复勇手中诞生,最长的有2米多,最小的只有5厘米。其中,如龙桥濛洲桥咏归桥等作品,分别被庆元廊桥博物馆、四川省青川县博物馆收藏。

其中制作桥模难度最大的应该要数位于庆元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龙桥,这是一座全国现在寿命最长的木拱廊桥。该桥的廊屋里楼、桥、亭三者合一,如意斗拱层层叠加,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造型巧夺天工,全国独一无二。

先别说是要复制整座桥,就是要复制这里面的斗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比例经过微缩后的小木料,大小仅有3毫米,制作起来如同绣花。面对这样精致的一座廊桥艺术品,吴复勇克服重重困难,竟然将上千个零部件毫厘不差地粘连在一起,这让所有见到桥模的人叹为观止。

“他这个人,做起事来很有耐心。凡事只要他下定决心做,就会义无反顾一心一意地去做。他只要一开始做新的桥模,那段时间每天晚饭以后,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有时连手机都不开,反复地去琢磨和思考,有时还会做到天亮。一个桥模往往要做上好几个月,但他从不会放弃,一直坚持到结束为止。”吴复勇的妻子这样评价丈夫。

“我之所以要制做廊桥桥模,不仅仅为了再现廊桥技艺,方便人们观赏分散在各地的廊桥,更重要的是想让庆元木拱廊桥走出大山,能为后人研究廊桥留下一点资料。”对于现存木拱廊桥今后的命运,他一直比较担忧。因此,他觉得自己作为廊桥技艺的传承人,有责任和义务做点事情。

发扬文化,流传手艺

    吴复勇自称是个慢性子的人,而正是这种慢工出精活出细活的精神和性格,让吴复勇静下来心来摒除杂念成长为一代廊桥大师。“现在我一年最多修6座桥,有些年一年只修建一座木拱廊桥,耐下心来才能把活干好。吴复勇说。

“其实我做这份活并不能赚多少钱,重塑廊桥,重振文化,才是我们廊桥工匠的出发点。”吴复勇说,如今,廊桥已经成为了庆元的名片,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这是大财富。

 

外国女徒弟

2012年末,文化工匠吴复勇收了第一位在外国的女徒弟。她是留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刘妍。她在吴复勇的帮助下完成了德国第一座廊桥模型,吴复勇倍感欣慰。

得知庆元县要以古桥、古村、古道、古树为基础,挖掘“古文化”,打造“古文化”集群,吴复勇提出了自己的廊桥梦:让古桥成为庆元旅游的“代言人”,让更多人知道庆元有廊桥这一千年瑰宝。

 

20159月,吴复勇受CCTV4《中华文化传承人》栏目组邀请参加“中华传承人大会” 

讲好廊桥故事,传承古桥文化,“造血”美丽经济,吴复勇说,这是他一生的追求。

“我热爱建造廊桥和桥模,只要还能动,我就会继续建造廊桥和桥模。现在能有年轻人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延续我的廊桥梦想,我很高兴。”吴复勇说,他期望能有更多欣赏廊桥的人,加入到廊桥技艺的传承中来。

 

作品展示